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105


分类:相关阅读 / 「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105
前一篇: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104 下一篇: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106
文本阅读:
  78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FoM为064。4/5码在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FDD|)这种传输协议中得到了使用,同时也用于多通道音频数字接口(Multichannel| Audio Digital Interface,MAD)协议中,有关MAD|参见第13章
  如前所述,RLL编码是高效的,因为跳变之间的距离是以递增的步进来改变的。媒体的等效最小波长变成了递增的游程长度。这种优势部分地丧失了,因为需要避免所有令跳变之过于接近以至于超过了物理极限的数据图样,因此所有数据都必须用指定的图样表示8-14调制(EFM)编码就是这类RLL图样编码的一个例子。EFM中游程长度的增量为最小可分辨波长的1/3。但是,数据密度达不到3倍,因为8个数据比特必长度为14个增
  量周期的图样表示。为了恢复这个数据,需要让时钟运行在17的增量周期上。
  EFM编码用来在CD上存储数据,这是一种高效且高度结构化的(2,10)RLL编码。通使用查找表分配一个专门且唯一的代码字,就可以把8数据比特的数据块转译成14bit信道符号。输出代码中的各个1之间至少有2个0(d=2),但至多有10个0(k=10)。也就是说Tmn为3个信道比特,而Tna为11个信道比特。一个逻辑1会引引起媒体中的一个跳变,这个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CD表面的一个凹坑边缘。通过使用EFM编码实现了更高的记录密度。
  在连接各个14bit的EFM字时使用了3个合并位,因此需要用17个增量周期来存储8个数据比特。这降低了总体的信息密度,但在编码中产生了其他好处。Tnm为1417,Tmax为5.187。
  因此,理论上的记录效率可以这样计算:3倍密度改善乘以因子8/17,得到24/17,或是141的密度比。也就
  每个最短的信息坑长度上可以记录141个数据比特。出于对信噪比时钟再生时的时基抖动等实际情况的考虑,这个密度比接近1.25。不管是哪种情况,被记录的数据比特的数量都要多于媒体中跳变的数量。合并比特能完全消除直流内容,但它会令效率降低6%。转换表是通
  算机算法挑选出来的,目的是使编码性能达到最优。从能的角度说,EFM对各种缺陷具有很大的宽容度,能提供很高的密度,并能促进自同步解码器稳定地恢复出时钟信号。EFM在CD格式中得到了使用,第7章将对此进DVD格式的EFMP|us编码将在第8章介绍。用于蓝光格式的1-7PP编码将在第9章介绍零调制(Zero modulation,ZM)编码是一种d=1且k=3编码,它使用了一种卷积
  构,而非分组编码。一个信息比特被映射成两个数据比特,编码时的规则取决于先前和后续的数据图样,并且用NRZ编码书写。与很多遵循其方法的RLL编码一样,ZM使用的数据图样是针对其应用(磁性录音)进行过最优化的,并且是经过计算机搜索挑选出来的。
  来说,比特流可以被看成是有任意数量的0,两个0之间用奇数个1或没有1分隔,或者两0之间用偶数个1分隔。第一种类型将编码成密勒码,而在后一种类型中,0被编码成密勒码,但1则按0编码,只是没有另
  变。密度比近似为1。zM中没有直流内容。
  DAT格式中使用了一种8/10调制群码,它把8bt的信息字转换成10bit的信道字。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