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第7章cD195
须要载入史册的。飞利浦开发了光盘技术,索尼开发了纠错技术,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成功的CD格式。由这两家公司建立的最初标准保证了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盘片和播放机之是相互兼容的。CD-音频(CD-Audio)或CD-DA(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CD数字音频)格式有时候也被称为红皮书标准(Red Book Standard,因为颁布最初技术规范时使用的笔记本颜色是红色),它于1980年正式发布。1987年,它被列为EC908标准(Internationa son,国际电工委员会),可从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merican Nationa Standards Institude,ANS|)获得飞利浦从
年开始在光盘上存储图像,并于1972年宣布了用光学方法存储音频内容的技术。飞利浦认为用于视频存储的模拟调制方法是不合适的,并对数字信号编码的可能进行了研究。并且,飞利浦把激光读取和小的光盘直径作为设计的先决条件。索尼公司在当时也已经对光学方式的大直径音频盘片进行了可行性方面的探索,并且对系统的实际实现所需要的错误处理和信道编码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他一些制造商,比如三菱立
松下(
洋(Sanyo)东芝(Toshiba)和先锋(Pioneer等公司,也都对数字音频光盘提出了提案。到了1977年,很多制造商已经展示了光盘音频播放机的原型机。1978年,飞利浦和索尼指定了盘片特性、信号格式和纠错方法,1979年,这两家公司原则上达成协议,(通过从1979年8月开始直到1980年5月的多次设议)共同确定了信号格式和盘片材料。1980年6月,两家公司联合提出了小型光盘数字音th(Compact Disc Digital Ar系统,该系统随后被数字音频光盘委」
dio d
Committee)采纳,该委员会是
表超过25个制造商的组织
随着半导体激光头和用于信号处理及数模转换的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CD系统于1982年10月在日本和欧洲上市。1983年3月,CD登陆美国市场。1983年全世界范围内总共销售了35万台CD播放机和550万张CD唱片,1984年则售出了90万台播放机和00万张唱片,这使得CD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子产品之最初的CD-音频格式
开始,CD家族已经扩展至CD-ROM(1984)CD-i(198和CD-RW(1996),在数据、音频和视频方面有大量应用。1999年问世的SACD结合了CD的许多特征
7.2概述
D是一种高效的信息存储系统
张音频光盘存储的立体声音频信
44.1kHz采
样的,由若干个双16
输b
数据字构成,因此从播放机中
音频数据有141Mbit/s(Ml|ion Bits Per Second,mbi
同时还有其他非音频数据。对于总共的信道比特率来说,从光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