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231


分类:相关阅读 / 「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231
前一篇: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230 下一篇: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232
文本阅读:
  204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37-117信号表示了在CD表面上的EFM信道比特。这是通过把信道比特编码成非归零RZ),然后再编码成非归零反转码(NRz)数据来完成的。NRZ数据流中的每个逻辑跳变表
  凹坑边缘,如图7.7所示。这种编码是可翻转的,凹坑和平台在表示信道比特时是同等的,由合并比特引起的倒置不会影响到数据内容。当信号被解码时,合并比特将被丢弃。
  在经过EFM以后,有更多的信道比特需要容纳,但也有了很多可接受的凹坑和平台图样用这种调制以后,信号的最高频率被降低,因此,可以使用一个较低的光道速度重要
  的好处是对光盘可利用面积的守
  数据比特
  8
  100010010010信道比特
  X14+3bit=31bit
  NRZ
  非归零码
  丰归零反转码
  台
  图77:每一个8b的半采样点都要经过EFM调制,再用3个合并比特连接14b的字,原先的NR2表示被转换成NRZl,各个跳变用盘片上的各个凹坑边缘表所得EFM数据必须被描绘勾勒出来,因此在每帧的开头都放置了一个同步字。这个同步字是独一无二的,能够与任何其他数据的构成区分开。具体地,这个24信道比特的同步为100000000000000010加上3个合并比特。有了同步字,播放机就能识别各个数据帧的开始之处。一个完整的帧包括一个24bit的同步字,14信道比特的子码、24个字的信道比特音频数据,8个字的14信道比特校验以及102个合并比特,总共588个信道比特每咖因为每个588bit的帧包含了12个16bit音频采样点,所以所得结果就是每个音频采样点49信道比特。因此当数据处理完成以后,141Mbit/s的原始音频比特率增大到4.3218Mbt/s(信道比特)。所得的这个信道比特流被物理地存储在光盘上。整个编码过程在图7.8中进行总结
  张制成的CD必须包含一个导入区、节目区和
  的静音导出区。节目区中存有
  从1~99条音轨。此外,每条音轨可以包含多达100个被称为索引点的时间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