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241


分类:相关阅读 / 「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241
前一篇: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240 下一篇: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242
文本阅读:
  214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被放大,然后被施加在一个锁相环上,以建立正确的时间基准并读取正确有效的数据信号。这个数据信号是用EFM编码的,EFM规定信号中的0/1或1/0跳变之间要包含至至多10个连续的0。这导致了9种递增的凹坑长度,从3个信道比特长到1道比特长
  最短的凹坑/平台长度为37
  述了一个720kHz的信号,而最长的长度为117,它描述了一个196kHz的信
  1.2m/s的速度)。凹坑/平台长度的这种大范围(这个范围是最长度的将近400%)为数据播放期间的时基抖动误差(50ns)留出了充足的容差0
  3.0
  空间坐标
  图715:经过调制的EFM数据以射频信号的形式从光盘读出。这个射频信号可以通过眼图监测,它能同时显示波中相继的各个跳变。(Bouwhuis等,1985)
  眼图中包含的信息如图7.16所示。虽然这个信号由正弦构成,但它包含了数字信息。
  经过处理被转换成NRZ|信号,在这种信号中,只要遇到进制的
  先前的极
  就被翻转。这
  影响被编码数据,因为EFM各个周期的宽度保存了相关的各个数值。
  信号被进一步转换成NRZ。
  在编码过程中被加到每帧的帧同步字从NRZ信号中被提取出来。它们用来同步每帧的33个信道数据符号。合并比特被丢弃,各个独立的信道比特用来生成冲
  EFM编码被解调制以后,每个14 bit EFm字被转换成8bit。解调制是由逻辑电路或查找表完成的,用记录的数据反向找回8bit的原始图样。图717对从眼图到解调数据的过程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