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474


分类:相关阅读 / 「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474
前一篇: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473 下一篇: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475
文本阅读:
  第11章低比特率编码:编解码器的
  447
  照噪声分配的决定按指数分布。编解码器使用了多种频带分组方式。固定的"门限计算分区"是一套一对多的分组,对相邻滤波器组输出进行划分,使每个分区宽度约为一个临界频带的1/3。各个固定的"编码器频带"由多个(须为4的倍数个)相邻的滤波器组输出构成,围从4~32个输出,产生一个尽可能接近1乃3临界频带的带宽。在1024点模式下有49编码器频带,在128点滤波器模式下有14个编码器频带。使用一个迭代的速率控制循环来确定相对于遮蔽门限的量化。可以使用时间缓冲来平滑所得的比特率。多个编码器频带被分配一个比例因子。"区域(Sectio
  是对使用同一霍夫曼码字的相邻编码器频带的分组它是与数据相关的。每个编码器频带内的各个系数使用16个霍夫曼码本中的一个进行编在编解码器的输出端用一个格式器生成经过打包的比特流。从每个声道取出采样点的块(或8个128采样点的块)放在一个包中,不管声道数有多少。因此,与每1024个输入采样点对应的一个包的尺寸是可变的。根据传输媒体可靠性的不同,可以在第一帧中加入额外的头信息,或是每帧中都加入头信息
  信息包含的数据可以包括同步、错
  采样速率、声道数和传输比特率。
  对于联合立体声编码,编解码器使用了一个二进制遮蔽声级差(Binary Masking Level ifference,BMLD),它使用M(单声道,L+R)S(立体声,L-R)和独立的L与R门限。为每个子带单独制定M-S对L-R编码决策。多声道MPAC编解码器(例如编码5.1声道)为每声道计算单独的遮蔽门限,还要计算两个声道对(前方和环绕)的M-S门限,以及基于所有声道的全局门限。全局门限利用了声道间的遮蔽,并在比特池接近耗尽时使用PAC使用非均等的错误保护(Unequal Error Protectoin,UEP)对数据中的一些部分进行更心地保护。例如,被讹用的控制信息会导致灾难性的同步丧失。并且,音频数据中的一些错误要比其他错误更具破坏性。例如,中频段的失真要比立体声分离度上的损失更为明显不同版本的PAC可以用于DAB和各种互联网应用,它们是为不同的传输错误条件和错误隐藏进行优化的。错误隐藏算法能减轻比特错误以及讹用或丟包所产生的影响,分音信息与启发式内插一同使用。当存在5%的随机丢包时有轻微的可闻音质劣化,当有10%-15%的丢包时算法仍然有效
  与大多数编解码器一样,PAC是在不断演化的。PAC版本1A为了在未受损伤的信道中传输高至8kHz带宽的人声和音乐而进行了优化,比特率范围从16kbit/s-32kbit/s。PAC版本1B使用了6.5kHz的带宽。PAC版本2被设计用于有损伤信道的广播应用,对立体声信号的比特率为16kbit/s~128kbit/s。PAC版本3为13kHz左右带宽的64kbt/s而优化。PAC版本4为5.1声道声音而优化。EPAC是PAC为低比特率优化的一个增强版。它的滤波器会根据信号的条件在两种不同的滤波器组设计之间切换。在128kbit/s下,EPAC提供了CD透明的立体声音质,并且遵从 RealNetwork的G2流传输网络播放器。在一些应用中采用了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