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舞曲手册(第2版) 181


分类:相关阅读 / 「电子舞曲手册(第2版)」

电子舞曲手册(第2版) 181
前一篇:电子舞曲手册(第2版) 180 下一篇:电子舞曲手册(第2版) 182
文本阅读:
  160第1部分技术与理论
  因此应该进一步调整。很明显,对声码器的试验大部分来自于对载波的调制,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随着语音改变音高。它的实现方法很简单,在音频/MDI音序器内导入人声轨并随着它编写MDI音符,进而产生人声旋律。同样,在载波上使用琶音器能够产生奇怪的音高移动的门效果,而用LFO调制它的音高则能产生非同寻常的周期变调人声。滤波截止频率和共鸣也能对人声产生改变,在很多音序器上,可以用自动化控制它们在主歌部分缓慢地打开,并逐渐过渡到副歌部分。此外,载波并不是非得用锯齿波合成,大约C3或C4附近的正弦波能够制作更自然的人声旋律同时还带有一些诡异的感觉。
  声码器也并不是非得用在人声上,你可以用别的乐器制作出不错的效果。
  比如用鼓当调制器、Pad当载波,这样Pad 就会在Loop的底鼓之间产生一种门效果。此外,如果用Pad做调制器而鼓做载波,那么鼓Loop就成了Pad合成出来的Loop。
  当然这只是一些简单的建议,要得到更多创意的效果,你可以尝试不同的效果器并看看它们都会为人声带来什么变化。需要记住,舞曲的特点决定了你应该大胆尝试、不断创新而不要墨守成规。
  卷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