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32建立数字混响的基本框图55
所拾取到的干声更适合于加入一些延时或混响,以创造出听音人与声源间的距离感。
常用的数字混响算法采用的是延时、全通滤波器和梳状滤波器组成的网络,图3.3所示的是根据施罗德(Schroeder,1962)所提出的原始理念设计的结构框图。其中使用的均衡是为了改变反射声和混响声的频谱构成。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人工混响就是由带反馈或递归的延时信号合成得到的。每次信号通过反馈环路后电平都会按预置量衰减,因此延时信号的幅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
较新的混响算法被设计成用输入的干信号与真实声学空间的脉冲响应相卷积。基于卷积的混响单元硬件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已经商用了,而软件类型的这种混响如今也以插件的形式普遍应用于数字声频工作站当中。卷积混响有时就是指采样混响,因为声学空间的"样本"(即其脉冲响应)被用来与声频干信号进行卷积。
尽管可以在时域上进行计算,但是通常在频域内完成的卷积处理的速度更适合实时处理的要求。卷积混响器最终产生的声频信号被证明要比普通的数字混响听上去更加真实。卷积混响的主要缺点就是使用起来不够灵活,或者说相对于基于梳状和全通滤波器的数字混响而言,卷积混响的参量控制不灵活。
普通的数字混响单元有大量的参量可以控制。尽管这些参量会因产品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大部分还是相同的,比如混响衰减时间(RT60)
·延时时间
·预延时时间。
·对早期反射声模式的一些控制,既可以通过选择预定义的一组早期反射组合,也可以通过控制各个单独的反射来实现。
梳状滤波器
梳状滤波器
输入一
全通滤波器
全通滤波器
输出
梳状滤波器
梳状滤波器
图3.3 Manfred Schroeder的原始数字混响算法的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