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技术 65


分类:相关阅读 / 「电子音乐技术」

电子音乐技术 65
前一篇:电子音乐技术 64 下一篇:电子音乐技术 66
文本阅读:
  3.3控制流57
  图3.4c所示为"偶发-音频"转换,同样还是在最近的样点上,但现在使用了2点内插来进一步提高时间的准确度。我们接下来从概念上对其进行描述。假设控制流的最新取值等于x,下一个点为(n+f,y),其中n为整数,f为该时间值的分数部分(因此0≤f≤1)。音频输出中第一个被影响的点将会是索引值为n的样点。但输出并非如先前那样设定为y,而是令其为x+(1-f)y
  换句话说,输出为前一个值与下一个值的加权平均,若偶发值出现得较早、较接近于n的话,则下一个值的权重更大。在示例中,在时刻2处从0到1的跳变给出0.x+l·y=1
  而位于时刻4.75处从1到0的跳变给出
  0.75·x+0.25·y=0.75
  这种方法会给出更接近原控制信号(至少是原信号中位于奈奎斯特频率以下的那部分)的一种表示,代价是更多的计算和略大的延时。
  也可以使用斜变函数将数值控制流转换成音频信号,从而使不连续处变得平滑。这种方法经常用在使用控制流控制幅度时,如章节1.5所示。一般来说,为了让一个斜变函数工作需要指明3个值:起始时间,目标数值(由该控制流指定】,以及目标时间它通常表述为开始时间之后的一个延时。
  在这类情况中,调整起始和结束时间,使得第一个音频样点从下一个逻辑时间开始计算,这样做几乎总能实现足够的准确度,这与前文中描述"尽可能快"的方案相符。图3.5a所示为从时刻3开始自0斜变至时刻9的数值1,然后立即向回斜变,至时刻15变为0,块尺寸为B=4。时刻3、9和15分别被舍位成0、8和12。
  在实际情况中,块尺寸可能是毫秒量级的,对于幅度控制来说,将斜变终点调整到块边界可以工作得很好;在抵达一个目标值时,
  提前或拖后几分之一个毫秒很少能产生可111|1,闻的区别。不过,其他使用斜变的情况则对。4a2)终点的时间量化更为敏感。例如,如果我们
  希望每几毫秒重复做某件事,那么片段长度J的变化将会产生一个可闻的非周期性。
  (a)
  对于这类情况,我们可以改进斜变生成
  算法,比如像图3.5b所示那样让起始和结束点可以位于任意样点处。在这里,线段的终点准确地位于所需的样点3、9和15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其调整为小数样点,让线段的3.5对数值控制流进行线段平滑:(a)对齐到块0值和1值准确地位于数据线上指定的点处。边界;(b)对齐到最近的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