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第9章混响S363
被发送给混响器,它同时也被发送给了一个延时器(如图99中的效果发送2所示)。这个延时器的延时时间很有可能被设置为与音乐节奏相关,如四分音符延时、附点八分音符延时、四分音符三连音延时,等等。而这个延时器的输出,也被发送给了那个原始的音轨所使用的同一个混响器。这个延时信号在到达混响器的时候,它的振幅很可能低于那个未延时的原始信号振幅。此时,在信号通路上,被送入混响器的延时信号就会成为另一个激励信号,它能够在音乐节奏的恰当时间点上激发出额外的、比较细微的混响能量。此外,延时器的再生功能,能够将它自己的输出信号再送入到它自己的输入端口,从而形成对延时信号的再次延时扌。延时器的这种自我反馈,会创造出一个逐渐衰减的、在随着音乐的节拍不断重复的信号;之后,它会与原始的干信号进行叠加,并被送入同一个混响器。
这种信号处理方式的最终结果,不会让声音听起来像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物理空间。这种精心设计的混响系统能够在原始音轨的下方创造出一种飘忽的、螺旋状的、像是外层包络一样的基础性共鸣能量尽管仼何类型的混响器都可以有效地创造这种再生式混响效果,但是最为常见的还是一个使用了大厅预制程序的数字混响器。很显然,通常在使用这种明显的处理效果的时候,我们都要保守一些,只把它用在多轨布局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单独元素上,而不是用于整个的混音。这种效果是很有魅力的,不过通常情况下这种冲击型的再生式混响在混音中应该位于一个很低的电平上。这种效果只能存在于通过扬声器重放的音乐,而且它的存在几乎是下意识的,只有混音师那对灵敏的耳朵才能察觉到,不过它却能够为音乐提供丰满而悦耳的声音感受。
12.动态混响系统
就像上述所有例子所清楚显示的那样,信号既可以在进入混响器之
灵活的混音:针对多轨混音的专业音频技巧 375
分类:相关阅读 / 「灵活的混音:针对多轨混音的专业音频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