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106


分类:相关阅读 /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106
前一篇: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105 下一篇: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107
文本阅读:
  第2章声波的叠加
  而时间差是扬声器达到听音点的时间差。第一个因素是的轴向位置向外移动了,所以这种单元能够通过轴向损失受乘除运算控制的,而第二个因素是受加减运算控制的。差来使声级差成为主要的因素。随着钝角角度的变大,隔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如图2.2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扬离能力增强,由轴向偏差所引发的声级差将我们带入了混声器间的关系并没有用相等的度量刻度来表示声级和时合区,最终远离隔离区。作为一种必然结果,随着时间差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这两个因素做一定的改变:的逐渐增加,隔离的下降作用将会减弱。钝角是最受欢迎即变为声源到叠加点的距离和声源间的位置关系。两个阵列类型(点声源)的主要驱动机制。
  因素被加倍了,其中声级差比值保持恒定,而时间差加最后讨论的就是图2.22(c)所示的锐角情况,这里存在一个尖锐的问题,它与钝角正好相反,所带来下面分别对给出的四种三角形进行分析,看其是如何的隔离程度最小,并且时间差的变化无所不在。不论受这两个参数影响的:改变到叠加点的距离,以及改变声怎样变化面向向内的共同目标源的扬声器,都会存在源间的距离。这两种变化将会影响相对距离、相对的轴向梳状区。
  损失和时间差。
  图2.23所示的是两只扬声器的三角形布局图。我们先从图2.22(a)所示的等腰三角形开始分析。等腰将叠加图标放置在布局图的相应位置上,看看各种区域三角形所给出的距离差、轴向损失和时间差都是零,不是如何分布的。在例子中,我们将考虑处在等压线附近论距离和位置如何,在等腰三角形的叠加点上均为耦空间的两只扬声器点声源阵列三角形。这组图表现出了叠加图标基于三个频率范围(100Hz,1kHz和10kHz)上接下来分析直角三角形(如图2.22(b))。正如前面的响应。
  所见到的,直角三角形给出了时间差和声级差与距离和叠加例子表现出的重要特性:
  位置的变化情况。从表现梳状区的图标中可以发现直角·在等腰三角形的中央,所有频率均表现出最大的三角形的各种重要转折点。这些变化是受轴向偏差的影相加(耦合区)响,当轴向偏差达到最大时,它可以减小梳状响应,但·在直角三角形点附近,1水Hz和10kz处表现出深由于大多数系统在低频时很难控制其指向性,所以减小的抵消(梳状响应)的程度也有限。直角三角形的作用范围是扬声器A的正·当偏离中央变成钝角时,10kHz首先表现出了梳前方,而来自B的声音会在其前向的传播路径的每一点状响应的减弱现象(隔离区),当钝角继续加大时,1kHz上与之相遇。随着距离的增加,其相互作用变得越稳定,也遵从这样的规律变化这是因为轴向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时·在等腰三角形之内的区域--锐角区域,位置和频率上的变化会引发最大程度的响应起伏变化(梳下面要分析的是如图2.22(d)所示的钝角三角形。状区)这时的时间和声级差不会像上面那样匹配,但在不同的轴·随着钝角的加大,隔离增加向差情况下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叠加点从扬声器A·100Hz的图形在直角位置并没表现出抵消,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