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276


分类:相关阅读 /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276
前一篇: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275 下一篇: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 277
文本阅读:
  第6章变量
  声级变化形状
  单只扬声器
  对称取向
  限=1(180)60FAR=1(180)60FA牌=2(0)60方法的比较
  最小变化(左边)
  与
  最大可接受变化(右边)
  图6.13最大可接受变化法产生的扬声器
  覆盖是最小变化法的50%
  FR=2(60')30°FAR=2(60)30FAR=4(80')30足够的高度,只有才能产生同样的透视。读者要想再现器的解决方案就不再使用了,这时需要采用向下补声的这种平地的情形,可以将这本书逐渐倾斜,直到达到所扬声器,但主扬声器的覆盖形状不变。
  要的效果为止。我们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落下的覆盖线在与边界表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相接触点呈现出最五、相对形状的取向小变化声级的形状。长宽比的长度可以通过将扬声器的第三个因素就是声源与边界表面的角度取向。在一定取向对准最远点(如之前所作的那样)来确定;宽度可距离上对于给定形状的覆盖角度要求随着取向角度的变以用与之前同样的方法找到:从长度中间位置绘一条线化,长宽比也要发生变化。图615示出了这种典型情况,至覆盖的底部,同时对称向上延伸。这里有三个基本变其覆盖角度范围从32°到180°,以适应不同的取向。在大量在起作用,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还是将其视为多数情况下,长宽比可以通过画一个盒子来找出,这一盒孤立的变量看待。首先就是长度和宽度,如图6.14所示。子包括最远处座位的主轴点(长度的中心)和矩形靠外随着我们从覆盖形状的起点向前移动,对于给定高度下边缘的最近座位。很明显这排除了右上部的部分。在这的长宽比将提高。应注意的是,它的初始倾角和深度都种情况下,扬声器角度等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角度,因不是决定性的。到最后座位的长度和上下座位间的高度此表现出了对称平坦表面。这里对准的位置点就是逻辑差构成了长宽比。当观众坐满近处的区域时,单只扬声上的中心点。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