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第二章乐声
小提琴弦的振动可以通过弓弦和琴弦之间的摩擦来产生,有时也通过拨动来实现。当弓弦和琴弦进行摩擦时,由于存在摩擦阻力使琴弦离开平衡位置,随着弦的位移增大,弦所受到的恢复平衡位置的张力增大,当张力大于摩擦力时,琴弦回到平衡位置,并由于惯性继续向相反方向离开平衡位置,同时由于张力的作用使弦在平衡位置附近往返运动,即产生振动。当要使振动持续一段时间时,就应该持续地拉动琴弦,不断地激发琴弦的振动。
琴弦的声学模型是两端固定的弦,振动沿着弦向两端传播并被反射回来形成驻波。为了满足两端点振动位移为零的边界条件,弦呈现的驻波振动模式如图2-3所示,图中所示为弦上各点位移振幅的分布。可见,弦振动是由基频及其谐波组成,基频的波长为弦长的2倍,设弦长为L,则基频频率f为v12L,υ为振动在弦上的传播速度,与弦的材料性质和张力有关。因此,弦振动的频率最终是由弦的材料性质、张力和弦长共同决定的。通过弦轴可以调整空弦的张力,以达到调整空弦音高的目的。演奏时演奏者通过指板按压琴弦可以改变弦的长度,从而改变弦的振动频率,演奏出不同音高的乐音。
n
2f0
图2-3弦的驻波振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