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指南 66


分类:相关阅读 / 「混音指南」

混音指南 66
前一篇:混音指南 65 下一篇:混音指南 67
文本阅读:
  混音指南
  面的部分里,我们会看到某些处理方法使用了不同的处理顺序。但是,图中列出的这种处理顺序还是有一定逻辑性的。如果我们跳过声像处理,将素材混合成单声道的话,那么我们将失去声音的宽度和深度。不过由于掩蔽效应在单声道信号中会体现的比较明显
  部分混音师会选择在单声道监听下做均衡来解决掩蔽问题。这种处理可能会在声像处理前完成,但是大多时候会利用单声道混合的方法来进行。在声像处理之后,由于插入式处理器的声音会替代原始信号,因此它应该在任何给声音添加新效果的发送式效果器(调制、延时或混响)之前进行,因为我们更喜欢将经过插入处理的声音,而不是没有经过这类处理器处理的、存在问题的声音发送给外部效果器。基于类似的原因,通常我们会先对声音进行调制,之后再延时,而不是先延时再调制。最后,由于混响是一种模仿自然空间感的处理方法,我们通常希望完成混响处理之后的信号不再通过其他效果器;反之,如果将混响器的输出信号再进行某些效果处理,这会是一种创造性的处理方式。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化控制将是混音中最后个重要阶段。
  C推)声像电位器)心处理器」
  调制
  混响
  自动化控制
  图4.4标准的音频处理顺序
  此外,还有一种干-湿处理方法,是先将所有的音轨通过干处理工具(推子、声像电位器以及处理器)进行混合,之后再将它们发送到湿处理工具(调制、延时和混响)中得到想要的效果。按照这种方法,我们会先处理好所有的混音素材,再统一添加新的效果声。这种处理方法也会留下某些针对声场深度或时间范畴上的操作(混响和延时),待到混音的下一个阶段再来完成,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混音的流程。但是有些混音师也提出,如果没有深度感和环境感作参考,实际上很难获得对声音的真实感受并指导混音进程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在混音作品出版前的最后一个处理步骤,通常是进一步细化声像布局与电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