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指南 67


分类:相关阅读 / 「混音指南」

混音指南 67
前一篇:混音指南 66 下一篇:混音指南 68
文本阅读:
  4混音流程
  45
  438反复加工的方法
  在两轨、4轨及8轨磁带录音时代,混音本身就是录音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在只能使用8轨进行录音的年代,录音师总是先把鼓组录到其中6条音轨上,随后将它们混合并录制到另外两条音轨上,再用先前的这6条音轨去进行其他声部的分期录音唯一能对录音音轨数量产生限制的因素是每一次并轨录制所产生的累积噪声。不过这种录音方法要求录音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并且在整个录音过程中反复进行类似的混音和并轨操作
  并轨完成,原始的6条鼓组音轨被抹去并录入新的素材,再想恢复出原先那6条鼓组音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此,这种录音方法要求录音师进行大量的前期策
  他们必须在某些音轨在没有录制之前就进行一部分音轨的混音而且还得考虑到这些未录制的音轨加入以后的混音效果;想象和经验是完成好这种工的关键所在
  如今,数字音频工作站已经让我们拥有了几百个用于素材记录的音轨。即使有时还是需要去做一些次级混音的并轨(由于调音台的通道数量所限,或者是数字音频工作站在处理能力上存在一些不足),原始的录音素材也可以在晚些时候重新载入,并进行新的次级混音并轨。这实际上意味着在混音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任何的事情都是可以被改变的,在最终的混音成品出版前,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确定下来的上述这种能够在混音过程中的任何时刻调整混音思路的灵活性,是现代技术赋予我的重要财富,因为混音是一个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制作过程。首先,已经存在的部分混在有新素材加入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需要进行调整和润饰。例如,不管鼓组的声音单独听上去效果多好,当一个失真吉他加入进来以后,可能必须对鼓组进行某些调整(底鼓的起音感可能会被调整得小一些,镲片应加强清晰度等);其次,任何一种对声音的调整都可能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后续的调整,已达到理想效果。例如,当我们提升人声的高频部分使之更加明亮的时候,高频部分在混响器中产生的音尾可能会持续时间过长,这是我们不想要的,因此我们可能得对混响器的阻尼衰减控制进行一定的调整。同时,均衡也会让人声音量听上去变大,因此我们对推子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如果人声是先均衡再压缩的,那么压缩参数可能需要调整
  正因为混音是一个前后联系紧密的过程,所以在操作的时候我们最好使用一种反复加工,由粗到精的处理方法(图45)。一开始,我们的处理可以粗略这样能够节省时
  然后随着混音的进展,我们可以对之前的处理进行调整,使之精确化。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应该放在混音的后期阶段,因为这个阶段需要做大量精细的调整工作。那种想要在混音后期阶段之前就把任何事情都做到完美的想法是没有可行性的-某一时刻的完美并不意味着最终的完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