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68第1部分技术与理论
如果使用噪声门处理信号,那么之后对音色的进一步塑造可能并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如果是压缩器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压缩后的信号又在均衡上做了提升,那么信号电平将超过之前已经处理过的动态范围。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如果压缩器返回位于均衡之后会是什么情况。
首先,在压缩之前用均衡来调整输入信号的电平。接下来用压缩器控制已经被均衡处理过的声音动态,之后再返回到调音台。由于压缩器会改变声音的频谱成分,因此原本调整好的声音又需要再次调整。这样调整的均衡又会改变之前已经被压缩器控制住的声音动态,因此又要再次调整压缩器。整体音色改变了,又需要重新调整均衡,以此往复。因此,必须要不断地改变和调整均衡、压缩、均衡、压缩,直到信号被过度压缩或者超过峰值电平产生失真。将压缩器放在均衡之前,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将压缩器放到均衡前,依然存在压缩器处理过的动态范围被均衡破坏的问题,但只要正确使用EQ就可以解决。我们之前提到,即使响的声音实际音质比音量小的更差,听起来也要好一些。因此,在使用均衡提升某个频率时,有必要将推子衰减一些,这样让均衡前后的音量保持一致。通过这种方式,再对比均衡前后的音色,音量上的差别就不会迷惑你的判断。
因此,经过均衡提升的信号电平与之前是一样的,压缩器控制的动态也保持住了。
这样能够带来更自然的声音,但将均衡放到压缩前的作法也值得一试。
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制造出一种频率选择性压缩器。信号最大的频率可以控制压缩器的开关。将信号较弱的部分加以提升,用来触发压缩器,就可能改变鼓Loop或其他乐句的动态变化。其实,我们应该了解处理器和效果器在插入时的连接顺序,能够对音色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单从混音的角度讲,不应该将效果器串联在一起。尽管将混响、延时、
合唱、镶边以及移相效果以插入方式接进调音台并不是不可行,但容易带来一些问题。如果效果器以插入方式连接,那么全部信号都将直接送给外部设备。而大多数设备自身都会引入一些本底噪声并或多或少降低信号音质,因此被处理过的信号和这些噪声就一并回到了调音台。更何况,干信号与湿效果之间的比例必须在效果器面板上调整,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比这更灵活的信号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