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24
2.5在PAL制环境下工作
PAL制采用25帧/秒、50Hz基准的固定帧率,没有丢帧,显然比北美的NTSC制要简单。当然,当你了解了NTSC制,在NTSC制环境下制作电影也是件轻松的事。不过,由于PAL制的25帧就是25帧,不像NTSC制那样有轻微的减速,因此在PAL制环境下制作电影是很愉快的
2.5,1单系统PAL制
如果你剪辑的是来自单系统的工程文件,它用录像带或高清带拍摄,没有额外的录音机,那么除了帧率以外,PAL制或NTSC制在操作模式上并无不同。图2-5显示的是PAL制工作流程
请记住在pAL制环境里永远不会遇到25、26、27、28、29这样的帧。源视频和音频将使用相同的时间码,当然,因为这是单系统。
如果你制作的影片用高清或标清摄影机以25帧/秒拍摄,并用胶片发行,记住"哔、噗"等同步点(sync pop)的设置要比常用的晚两帧,因为从同步点到影片开始的第一帧之间应该有48格画面。因此,对第一本胶片来说,并不是把同步点放在00:59:58:00的位置,而应该是00:59:5802的位置。这样,当视频画面扫描成胶片时,同步点和正片之间的间隔正好是48个画格。
2.5.2胶片拍摄(24格/秒)、磁带录音、PAL制剪辑如图2-6所示,这也是拍摄低成本PAL制影片最常见的工作流程。当胶片摄影让位给电子摄影,同期录音师选择硬盘录音机来代替磁带录音机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不过就目前来说,很多电影是按照这种流程来制作的。在NTSC制制作流程中,画面部门的工作比较容易(除了胶转磁时要注意正确对准A帧的位置以外),双系统PAL制制作流程中声音部门的工作比较简单,但要求画面剪辑师稍加留意。基本问题是胶片运行速度是24格/秒,而PAL制视频的帧率是25帧/秒。由于这个原因,当把胶片转录成PAL制视频时,没有什么好方法来保持恰当的速率和同步。
NTSC制2:3:2折叠的规律性很强,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PAL制在24格往25帧胶转磁的过程中,每12帧就要加入1场可察觉的重复场。以24格/秒拍摄的胶片转成PAL制视频,对于那些连贯的动作如摄影机摇摄或汽车缓慢驶过等,每秒之内会出现两次跳点。
关于PAL制清晰而简略的概述,可参考道格拉斯·穆雷(Douglas murray)撰写的《PAL制基础:其他世界中的电影声音》(PAL Basics:Film Sound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刊于《电影剪辑师协会杂志》(The Motion Picture Editors Guild Magazine)2002年3/4月第2号第2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