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26
MAU
由于影片是在 PAL/EB∪环境下剪辑,DAT上的时间码应该是25帧/秒。声音的带速不改变,而画面要从24格/秒(90英尺/分钟)转成25帧/秒(93英尺/分钟),最后再转回24格/秒。
画面剪辑师为声音部门提供的从Avid里导出的参考画面,必须按照24帧/秒的速率运行,但底片剪辑师通常要求提供25帧/秒的磁带。第一试映拷贝是以24帧/秒转成视频的,而不是25帧/秒,因为在这个环节画面必须保持正常的速度。结果是,第一试映拷贝的胶转磁画面由于每12帧要重复1场,总是显示出跳点。速度是正常的,但动作看起来有点笨拙。
2.5.3胶片拍摄(24格/秒)、硬盘录音、PAL制剪辑越来越多的电影采用硬盘录音机来录音,所以你必将面对这种工作模式(如图2-7所示)。
从画面制作来说,采用硬盘录音或采用DAT录音没有任何差别,画面都需要经历来回的变速过程,最后回到最初24格/秒的速率。只是由于硬盘录音可以提供更长的字长,在声音制作上要更复杂一些。
采用24bit记录的声音文件可以直接导入Avd工作站的高级版本如 Adrenaline里,然后通过OMF文件直接转入数字音频工作站。如果没有任何音频问题,你可以直接使用OMF里的声音,而不需要将原始声音文件重新导入。另一方面,如果画面剪辑师使用的是较低版本的Avid系统,他采用的将是16bt声音。画面剪辑完成后,原始24bit声音文件必须重新和Ad的OMF文件相链接,这样原始录音的字长才能为声音部门所用。
2.5.4拍摄和后期制作采用25格/秒(PAL制)
虽然采用24格/秒胶片拍摄,在PAL制或NTSC制环境下剪辑影片早已不是什么高科技,但也有一些制作人在拍摄PAL制影片时,选择用25格/秒来记录。用这种方法,电影在整个后期制作过程中一直保持原来的速度不变,只在放映时才减慢到24格/秒。并且:画面剪辑师可以在任何工作站上工作,不需要到处找 Film Composer或 Cinema tools这样的软件。
该技术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式,来避免拍摄电视屏幕或数据监视器时的屏闪现象。
由于胶转磁过程中没有变速问题,原始录音素材很容易和胶转磁样片取得同步采用25格/秒拍摄有两个缺点。第一个不是问题,第二个就有些麻烦了。在25格/秒运转速度下,胶片在摄影机上过片的速度比24格/秒要快4%,这样会用掉更多的胶片。如果影片利润允许,你可以不在乎这点钱,然而,在声音上有个问题必须要考虑。以25f/s拍摄和制作的影片在电影完成之前都不会有问题,但在拷贝放映的时候,它被减慢成24格/秒。这时不仅所有的动作会放慢(对此你毫无办法),声音也会出现些微的降调。对对白来说这个差别也许不易察觉(虽然演员的声音听起来有点懒懒的),但你将听出音乐发生的变化。声音将变得扁平,本来很精彩的音调由于某些"不可能"的和音,听起来有点像狗的吼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