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的混音:针对多轨混音的专业音频技巧 264


分类:相关阅读 / 「灵活的混音:针对多轨混音的专业音频技巧」

灵活的混音:针对多轨混音的专业音频技巧 264
前一篇:灵活的混音:针对多轨混音的专业音频技巧 263 下一篇:灵活的混音:针对多轨混音的专业音频技巧 265
文本阅读:
  2523灵活的混音-针对多轨混音的专业音频技巧到50ms以上,那么我们将会感受到两个独立的声音。我们的听觉系统会认为未延时的信号和经过了长延时的信号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分别有着自己的声音特性。而梳状滤波器效应的出现,必须依赖于我们的听觉系统将未延时信号和延时信号混合在一起,把它们当成是一个声音。
  第二,音乐信号并不像正弦波那样有着非常严格的周期性重复特性。音乐信号是处在连续不断的变化当中的。歌手的演唱会不断向着下个音节、下一个单词和下一行歌词推进。吉他手则会演奏下一个音符、下一个和弦。即使是一个音高固定、持续延长的音符,也至少会出现音量上的上下起伏。对音乐信号而言,长延时会造成延时信号跟不上未延时信号的变化,导致二者无法直接产生相互作用。不同于正弦波,音乐信号会不断向着新的状态发展-新的音符、新的音调、新的乐句,等等,在延时信号最终到来的时候,未延时信号巳经改变了。
  即使音乐信号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如贝司发出的一个完整音符,或者钢琴发出的一个音程中包含的两个完整音符,它们的稳定性依然比正弦波要差。贝司的音符会随着时间产生轻微的音调变化,这可能是由于贝司手为了音乐表现力,而在演奏的时候轻微上下揉弦而造成的。另外,质量很好的贝司加上新的贝司弦所发出的音符,在实际的稳定性上,也自然会比质量不好的贝司加上老化的贝司弦所发出的音符更好。
  旦音符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未延时信号与长延时信号之间是很难按照数学分析的那样产生梳状滤波器效应的。因此,对于录音而言,想要在信号频谱上出现明显的梳状滤波器效应是有条件的。只有当短延时小于15~20ms,甚至更短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到这种效应。
  3.中等延时
  延时时间介于长延时与短延时之间的,自然就是中等延时f。当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