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频信号的仪表计量(第2版) 87


分类:相关阅读 / 「声频信号的仪表计量(第2版)」

声频信号的仪表计量(第2版) 87
前一篇:声频信号的仪表计量(第2版) 86 下一篇:声频信号的仪表计量(第2版) 88
文本阅读:
  声频信号的仪表计量(第2版)
  75听力损失
  与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影响的是可闻频谱的上限频率,这种听力损失出现在25~30
  岁
  与噪声相关的听力损失可能是由诸如爆炸或扬声器系统产生的尖利声这样的个体事件造成的。但是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较大剂量的噪声环境中,它也会引发永久性的听力损失,比如长时间佩戴耳塞式耳机听音。在以上提及的情况中,内耳中的绒毛细胞会不能直立或产生形变,并且引发其产生不可再生的损伤。在产生实际的噪声相关听力损失之前,可以肯定的是:耳朵对频率差异的分辨能力已经恶化。
  耳鸣是听力紊乱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像许多音乐人所熟悉的,由于一连串的很响的声音作用而引发的耳內鸣叫或嘶嘶声,就是耳鸣的中度情形。这种情况一般在几小时后就会消失,但也有可能永远都不会消失。存在耳鸣的人可能会感到铃声、嘶声、尖利声或咆哮声等不绝于耳。因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来保护好自己的听力。
  76人耳的频谱分析仪功能
  在声音的影响下,基底膜要承受一定程度的波动变化。这种波动变化在听阈上约为10-12mm(4·10-2n)。它对耳朵的影响取决于频率,在距离卵形窗定距离处,这种波动变化最大。很显然,这一最大变化对应的位置是与耳朵对声音的频率分辨能力相关联的,所以说耳蜗覆膜的神经纤维也可以视为具有一定带宽的选频滤波器。直至近期,人们已经提出:这些频带(也就是所谓的"临界频带")所具有的带宽约为中心频率的20%(几乎相当于1/3倍频程滤波器的带宽)。然而,更新的研究表明:这一带宽更接近于10%。
  77响度与频率的函数关系
  如前所述,人的听力是与频率相关的。更进一步而言,这一频率相关性是随响度变化的。对这一关系的表述内容就是"等响曲线",如图72所示。这些曲线源自对大量具有正常听力的人的检测结果。
  检测实验的基础是自由声场中面对声源的纯音,也就是说,在实际检测中的样本是处在消声室中的扬声器的正前方。之后就通过主观评价来确定闻阈阈值,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