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000
2
0
郑思甜
  • 4
  • 0
  • 0
  • 0
  • 0
2025-09-19 上传 类型: 人声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寺
0.0
(0)
下载音频文件
添加下载任务
使用许可协议
CC-BY 许可协议
音频信息
音频格式 quicktime/quicktime/quicktime
文件大小 1.17 MB
比特率 1536 kbps
采样率 48000 Hz (16 bit)
声道 立体声(2声道)
编码方式
相似的声音 浏览更多
  • 杭州西湖区云栖竹径
  • 音频录制的地点位于净慈寺,南屏山慧日峰下,自五代以来就是佛教圣地。寺庙面向西湖,与西湖,雷峰塔相互依托映衬,相辅相成,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寺庙内的巨钟,题名景观“南屏晚钟”,由清康熙御题并立碑筑亭,钟声洪亮,悠扬飘远。南屏晚钟是西湖文化景观中的“西湖十景”之一,属于净慈寺的独特声景。 音频的内容记录了新年来到净慈寺撞钟,辞旧迎新。通过后期剪辑,将位于净慈寺三个不同空间:净慈寺外,进入净慈寺再到进入寺庙内,三处录制的音频剪辑在一起,通过南屏晚钟的撞钟声串联,从远到近,从吵杂到平静,最后在回归城市中,悠扬醇厚的钟声回响在都市的上空,有对比性和连贯性地表现出自然和人文环境,传统和现代化之间的对话,体现属于杭州的人文气息。 下面为音频中不同空间的分段介绍: 1.开始的20s音频位于净慈寺外,现代化的空间,宽敞的马路,飞驰的汽车,各种公共交通方式,比较嘈杂。 2.进入净慈寺内开始安静,下图为音频2050s处录制地点,位于寺内的广场: 包含鸽子咕咕声,来来往往的行人,来这游玩的一对父与子的互动。 3.音频3.50s2’08s为撞钟过程的录制,录制于南屏晚钟钟楼: 三下撞钟代表着福、禄、寿,为新的一年祈福。 4.音频的2’143’02s录制于演法堂外,位于净慈寺内的山上。远远地在山下就能听见僧人在做法事的声音,走进了驻足聆听。 5.3’20到结尾,慢慢走出净慈寺。
  • 杭州吴山泼水观音,泼水作为祭祀方式
  • 宗教斋月祷告,可以作为音乐采样或场景氛围渲染
  • 这是一段太山龙泉寺大殿檐角的风铃,随风晃动发出的悦耳声音。这种庙宇殿堂屋角的铃铛现今都叫做“风铃”,亦称惊鸟铃、护花铃。古代,风铃还有一个名字叫“铁马”,古称“铎”,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占卜,也有人用它判断风向。“铃铎” 是佛教法器之一,也被称为“手铎”、“手铃”、“宝铎”、“风铎”、“檐铎”等,通常用“金、铜、铁”等金属制造。风吹宝树、宝网、宝铃声,是西方极乐世界演畅妙法的清和雅音之一。另外,寺院屋檐上的风铃还有祈福、辟邪之寓意。佛经中还有一种用悦耳铃声供养三宝的说法,用动听的风铃之声比拟讲法诵经之声。再者,风铃上刻咒,当它发出的声音所到之处就会利益众生。
  • 明教寺是安徽省内最古老的佛教寺庙,其代表的宗教文化在安徽省历史。作为一间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寺庙,明教寺设在汉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点兵台上建筑而成。全木质的结构更加体现了名教寺在建筑上面的精美以及我国古代木质雕刻工艺上成熟的技艺以及工匠们的智慧。而在录音期间我感受最深的是在一所佛教寺庙中,非常稀松平常的木鱼声已经念经的声音成为了音频的主体。进入寺庙给我的感受就是十分的安静,所有的香客以及僧人几乎是一种寂静的状态与远处传来的僧人做早课的声音相交会给人一种悠远绵长的意境。名教寺位于步行街之中,作为一省内最古老的一所寺庙,寺庙中的安静与庙外的步行街中人们繁华喧闹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恍若隔世之感,仿佛一只脚踏入寺庙之中,就从繁华与热闹中出身而出,进入到一种恬静淡雅的居所之内。
  • 香火旺盛的杭州法喜寺,现场录制香客诵经唱歌
  • 宗教祷告低唱氛围。 使用Zoom H2录音。用Audacity编辑。
  • 杭州玉皇山紫来洞深处,视觉消失,只听得见滴水声
  • 杭州 9 月 19 日响起防空警报。 录音时间:2009/9/19

径山寺上香声音

点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