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48


分类:相关阅读 /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48
前一篇: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47 下一篇: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49
文本阅读:
  第2章没人工作在真空里-从哪里切入电影制作流程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混录完成后,在制作发行母版的过程中,可以将音调整体提升4%。
  这时25f/s的拷贝听起来确实有些尖锐,但当采用标准24/s的速度还放时,将恢复正常的音调不过,我们又遇到一个麻烦。对包含对白、音乐、音响效果在内的混录合成声音进行整体的音调提升,是很容易出小差错的。许多声音剪辑总监放弃整体音调提升,他们宁可接受一定的音调差错,也不愿意冒产生不确定人工处理问题的风险。这是传统的没有赢家的解决方法。如果选择移调,在处理之前一定要对发行母版进行备份。这将是用于电视的声音母版,当然它是以25f/5的速率运行的。如果把一个25f/s的母版升调后用于电影拷贝发行,再降调后用于电视,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了。
  如果你制作的影片用于24格/秒的电影发行,每本胶片开头的同步点位置要比常规的晚两帧。如果只用于电视播映的话,同步点应处在正常位置,即在节目起始点之前两秒的位置。
  2.5.5用于PAL制电视的胶片拍摄及录音在25帧/秒的PAL制电视上播放的电影,也可以采用24格/秒的胶片拍摄,但这并不是导演的首选。如果用25格/秒拍摄,制片人也许并不在意增加的49%胶片开销,而用24格/秒拍摄时,24到25的帧率转换让人烦恼,可察觉的画面不连贯也让人不快,这一切都决定了大多数为PAL制电视制作的影片是用25格/秒拍摄的。
  对声音部门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它减少了在生产线上犯愚蠢错误的可能。你可以采用EBU的25f/5时间码以48kHz采样率记录,和NTSC制不同,你可以将声音直接和 Betacam上的样片同步,这样每个人都能直接观看声画同步后的样片。如果画面部门是将胶转磁录像带上的声音直接导入AVd工作站,而不是从原始DAT母带上导入的话,你还需要在画面剪辑完成后,利用原始素材重新合成声音文件,因为画面部门提供的OMF文件里的声音并不是质量最高的声音。
  2.6高清制作
  高清(HD)无处不在。作为胶片的替代品,它在同期拍摄中用得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在后期制作中。高清数字文件允许多代视觉效果制作,花费较低,且质量远高于传统光学方式的制作。高清作为消费类电视格式已迅速地被广泛接受。另外,数字影院在电影发行市场中也发展得很快。和录像或胶片格式不同的是,高清格式很难进行统一标注。基本上任何清晰度高于标清(SD)标准的NTSC制或PAL制视频格式都可命名为高清,而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但是,没有仅仅是"高清"版本的东西,而是有大量的格式、帧率、清晰度需要描述。
  高清制作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在高清格式选择上有大量的变化形式,帧率从23976f/5、24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