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声音艺术 323


分类:相关阅读 / 「超越声音艺术」

超越声音艺术 323
前一篇:超越声音艺术 322 下一篇:超越声音艺术 324
文本阅读:
  此一時期德國也開發出了幾種對新音燊發展別具意義的樂器·佑格·馬格(Jorg mager)
  改良電風琴音色·並為新音樂家設計了微分音階鍵盤·此即四分音凰琴(Viertelton-harmonium風琴可以演奏出傳統鍵盤樂器不可能奏出的1/4音·更宜於演奏現代樂的非傳兟和聲·馬格更為激進的大膾發明是史費羅風(Spharophon),將12音階分為72等份·馬格宣稱史費羅風可以演奏世界上任何音階的音樂·馬格製造的電子樂器不模仿既成之燊器表現·反而以新科技來擴腰音色表現·其設計與當時新音樂思湘息息費爾林(Oskar Vierling)的靜電琴(Elektrostatische Klavier:或稱電和弦 Elektrochord)·直接由放大器和喇叭擴大琴鍾擊弦幾乎無聲的振動的單弦音可以不同的排列粗合創造出
  新音色。1936年柏林奧運公開演出了他製作的大型電風琴·KdF巨巨聲風琴(註23)。電子工程師弗列德利區·闖特萬(Friedrich Trautwein)於1929-30年問改良了布魯諾·海爾柏格(Bruno Herberger)的風琴·發明了陶托尼門琴(Trautonium)·不同於謝樂嗚或馬格發明的樂器·陶托尼門琴以氣體放電管(晶閘管 thyratron)和一個電阻產生具有豐富諧振的鋸齒波·混合數個震盪器的波形·分別濾波調節其共振峰·合成出新的音色,甚至可以模擬出人聲母音·其演奏介面為一指壓鋼粮·在左右移動時改變阻抗改變音高·對於鋼線之壓力改音量,並可由鈕改變其音高範圍·其演奏方式較接近古典弦樂器·堪稱戰後合成器的原型演奏家奧斯卡·沙拉(Oskar sala)曾在1930年柏林新音樂節(Neue musik berlin)以陶琴演奏辛德密斯(Paul Hindemith)的作品〈七支陶托尼門三重奏)(7 Trio Pieces for
  3 Trautonium)與〈陶托尼門琴與弦樂團〉(Concert Piece for Trautonium with String Orchestra Accompaniment)。二戰後沙拉成為推廣陶托尼門琴的主要推手,並在加上噪音產生器與音效器之後改稱混音陶托尼鬥棽·拜魯特演岀華格納歌劇《帕西法爾》的鐘聲丶希區考克電影《鳥》
  的配樂,都是沙拉的傑作·(註24
  3.5.4.光學合成
  光學聲音合成與謝樂鳴丶瑪特諾之波丶陶托尼門琴,乃至泰德斯·克希爾的電風琴都完全不同,光學聲音合成的方法是用
  波形·利用光電效應將園形轉為電子脈衝·再以之推動喇叭發聲·理論上道種方法可以模傚及創造出任何聲音·雖然光學聲音合成沒有任何調樊聲音的餘地·但卻比前逮的電子琴有更大的音色创造潛力·當然·以手繪的方式畫出波形·既費時又费工·在聲音合成理論尚未成熟的狀況下·每一個聲音都必須以嘗試錯誤的方法來製作·僅僅是合成一個單一聲音·其所需要的工作量就十分驚人,只可能在電影工作坊以集體分工方式進行
  蘇俄未來派音燊家阿夫拉莫夫(Arseny Avramov)在1930年初期發明最早的光學聲音合23.KdF Girosston-Orgel·KdF即钠粹時期工人提樂组的箱寫Experimental Music,New York:Routeledge,2002.pp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