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声音艺术 11


分类:相关阅读 / 「超越声音艺术」

超越声音艺术 11
前一篇:超越声音艺术 10 下一篇:超越声音艺术 12
文本阅读:
  刖音
  生活在西歐與北美以外廣大土地上的文化工作者,對於西方現代文藝常常有著欽羡與憎恨交錯的複雜情緒。一方面現代文藝已經變成他們血液中的一部分,另外一方面,第三世界引|人現代歐西文藝基本上是單向輸入·與引入西方工業技術、社會體制與生活方式並無不同,而輸出的卻是傳統文化,基本上是作為西方文化再生產的原材料,好像畢卡索之挪用井洲巫儀面具元素再生產出現代性的创作·謎樂團挪用阿美族祭樂重新混音為奧運主題曲。而這種再生產的現代文化產品,一如由原材料加工生產的先進工業產品·再度由西方回銷第三世界。若要回銷·當然要有市場第三世界國家機器在追求會現代化發展的同時,將西方文化生產消費體系一同輸入-包括研究中心丶學院丶美術館丶音樂廳、電影院、劇院、出版肚、唱片業傳媒體、文化主管機關丶智慧財產權機制等等泛文化工業體系的輸入·這些文化機構轉介了西方文藝的生產規格(如藝種)·並在此一規格框架之內·持續地由西方輸入各種新舊文藝·同時進行本地文化的加工生產。近年流行的所謂「聲音藝術
  (Sound art)·就是這樣一個由美丶英、德等國大都會開始向外輻射輸出的新興準藝種
  在1980年代後期的台灣·當這個字眼首次出現在本地藝衠雞誌上時·「聲音藝術」字只是一個逐字翻譯而來的語(Sound÷聲音,Art÷藝術),它並沒有在地的具體指涉物。也就是說·它不但是一個外來語·還是一個鲜有本地人真正經驗過的物事,它不比外國繪畫·可以藉由書籍圖片來認識·聲音創作一旦脫離了在地的脈貉·在沒有現場展演·沒有有聲出版,沒有内行轉介者的狀況下,中文的「聲音藝術」只能夠是一個在語言沼澤中漂流的曖昧字眼。這種情形直到千禧年之後才出戲劇性的轉變·在國際新媒體藝術流行風潮的帶動下,「聲音藝衠」成了台民間與政府大力支持的熱點;從媒體藝術中心丶媒體藝衠相關學烝的成立、美術館的專題展覽丶丶多媒體表演之流行丶各類平面與電子藝文媒體的關注、官方基金會的重點贊助丶藝衠家的蜂起創作'一時之間沸沸揚揚·聲音藝術的本土化想像工程在隆隆聲中開始運作。這一切似乎都可以不證自明·無須考慮「聲音藝術」的語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