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GRMC.)·配置以專屬空間與器材·並吸引了一批法國作曲家來此製作作品·除了大師梅湘Olivier Messiaen
瓦黑斯(Edgar Varese)與宏內格(Arthur Honegger)之外,還有當時還是學生的布列菇(Pierre boulez)
L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與謝納奇斯(lannis Xenakis),幾乎囊括了現代音樂數代重要人物。1952-1956年問·夏飛任命菲利普·阿赫圖依Philippe Arthuys)負責小粗行政·而由皮耶·亨利(Pierre Henry)任創作指導。皮耶·亨利內製作了大量跨足電影興劇埸之作品·致使夏飛認為他們背離了具象音樂立基於基礎研先的宗旨,遂於1958年解散了「具象音樂研究小組」,逐出二領導人,重新改粗為「音燊研究團體」(Groupe de Recherches Musicales,GRM)
60年代夏飛逐漸以「電子幻聽音樂」(Electroaccoustique)之名重新定義「具象音樂」
過去以拼貼為主、疊音迴聲為輔的簡單手法大幅革新,濾波技術的發展更進一步拉近了法廣象音樂與德西廣播電台「純」電子音樂的距離。但是夏飛所奠定的具象音樂基本教義·依然強硬地主導著音樂研究中心的走向。夏飛在此一階段納入了路克·費哈利(Luc ferrari)
馬許(Francois-Bernard Mache)·謝納奇斯·帕梅吉亞尼(Bernard Parmegiani)·以及法蘭斯瓦拜爾(Francois Bayle)等優秀的作曲家·他們為具象音樂帶來了一股新活力·並大幅擴張了960年代起,由布列茲奠定基礎的「後序列」音樂成為法國音樂學院現代樂體系的唯代表風格·具象音樂基本上被高等教育排除·只在電子音樂中心保留了一小塊領地時·「音樂研究團體」」轉型為法國最高影音技術機構的一個部門·夏飛於1960年開始主持法國廣電傳播辦公室(1ORTF,1960-1975)·影像研究團體(GRI)、科技研究團體(GRT)及語言研究團體(GRL),他成功地匯整影音傳輸科技興大眾傳播研究之技術於「音樂研究團體」的大架構中。1966年·法蘭斯瓦·拜爾接手中心行政·拜爾在此一時期的幻聽作品發表逐漸奠定了他的宫方代表作曲家地位·1975年,夏飛又將「音燊研究團體」併入了新成立的法國國家影音中心(INA,Institut national de I'audiovisuel,簡稱 INA-GRM)·誠然夏飛對音樂學院少有影響力·但是在學院之外·夏飛作為音樂取樣方法的租師爺·其影響及20世紀後半葉各式各樣的流行音樂與電子音樂,包括20世紀末牽連最廣的音樂潮流:科技舞曲(Techno Music)(註6
1.2.具象樂器
在具象音樂的創始時期·真正可以稱為法廣獨具的專業器材·是一問以玻璃相隔的控制室和演奏室·與一間可以產生自然迴音的錄音室·當時法廣配備最為先進的「試驗俱樂部」(Club d'esai)的配備也不過就是四到六台軟礞錄音機(註7),一台單聲道多軌混音機丶三支麥克風與一台三角鋼琴·軟碟錄音機可以挫制轉速·改樊音高·錄音時轉得愈快·聲音就相對愈低6,参考 Alistair Riddell"Ecstasy Solfege"
4,n 47,La Trobe:La Trobe University,1996.
plateaux lecteurs de disques couples·軟唱片類似蛋阱皮·易於以錄音唱針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