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声音艺术 215


分类:相关阅读 / 「超越声音艺术」

超越声音艺术 215
前一篇:超越声音艺术 214 下一篇:超越声音艺术 216
文本阅读:
  危瞼·而阿多諾早在當時就已經將序列音樂方法·與今天流行的電子音樂/取樣音樂的方法做出不同主體形態的區分·紀傑克則引申其想法·提出一種「歇斯底里」或「砷輕質較之後現代倒錯式的去主體更具有吐會革命潛能一當然,這個顫抖中的音樂主體·只有可能是歐語系的主體·第三世界並不在紀傑克理論的範圍之內·(註43
  2.2.8.具象音樂
  西(Claude Debussy)的作品讓聽眾聽到的不是以旋律為骨幹之音樂主題的明確演進而是強調樂音本身層層疊疊的色彩變化,其「音色-和弦」(accordes-timbres)一說背離了古典樂將音色與時間二分的觀念·其弟子瓦黑斯(Edgar varese)則將法國純詩派提出的新聽覺化作音樂理論·將聲音剝離於現實互文·將之作為一種與現實平行的抽象構來聽。他將自己定位為「旋律丶頻率丶強度的工作者」」·主張音樂就是「有粗織的噪音」s「我的音樂不是故事不是繪畫、不是哲學,它只是我的音樂而已。您只需聽它特殊形態的思想,它除了表現自身之外·不能表現其他任何束西。」(註44)對於瓦黑斯而無論任何聲音·都可以脫離其原屬脈鹴·僅就其音色丶質感勔態本身的表現來納入現代音樂之體系·此謂之「聲音解放」」(la liberation du son)
  傳兟音樂家很少將腦筋動到新音色的發掘上,音色一直以來被認定為一種「質」而非值」。這是傳锍記諧方式所無法量化記綠的音樂元素·傳統上屬於樂器製造者的領域·而非作曲家工作的範圍·苟貝格以降的12音列思考破壤了古典合聲概念·非自然和弦的音符組合將古典樂器在和聲表現上的可能性作了最大擴張,如果要再在聲音材質表現上求取突破那暨只能倚賴古典燊器之外的音響資源·非樂器音源的可演奏性十分受限·前衛音燊家因而對電子聲音機器寄以厚·早在1930年代·瓦黑斯就為文召喚可以擺脫平均律奥古典樂器演奏限制的電子燊器·只是當時的民用電子技距此還有很大差距。1930-1940年代為了因應戰爭需求·磁帝錄音技衠有長足進步·不待二戰硝煙完全散去·就被敏銳的音樂家應用於新音樂创作·只是磁帶音樂在經費丶技術興觀念上所存在的高門檻·在當時只有在國家級廣播電台錄音室或大學研究中心等少數高端實驗室中工作的音樂家與工程師能夠跨越948年,供職於法國廣播公司的工程師皮耶·夏飛(Pierre Schaeffer)利用當時較先進的樣來自不同音源的錄音,或者將之切碎為
  轉倒丶或者將幾種聲音重疊,或者將同一個段落反覆播放·再加以拼貼出傳菥音樂所不可劊造的音色興曲式·這種方法學與早期立體派丶達遠之拼貼構成手法類似·卻遠離了以平均律為基礎的古典音樂認知結構·夏飛將他的實驗稱作「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ete具象音樂」建立在排除原錄音生產脈貉·耳朵與其他感官分離的理論基礎上,不只音源物興聲音是分離的·人體其他感官知覺的影響也最好排除·亦即聽聲音時完全將音源存而紀傑克,高罐源,《神翱質主酸》·苗栗:桂冠出版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