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声音艺术 303


分类:相关阅读 / 「超越声音艺术」

超越声音艺术 303
前一篇:超越声音艺术 302 下一篇:超越声音艺术 304
文本阅读:
  闡德斯一帶敲響。毎當接近整點·教堂鐘塔和市政廳正面自動化的組鈴便開始演奏音樂·組栓釘適時引動對應的機械結構·小鐘錘便開始依序敲擊一排依音階排列的綗鈴·有些機型的栓釘可以改變順序,因此能夠更換演奏曲目
  1775年,安格拉美爾神父(Marie Dominique Joseph Engramelle)曾經寫下了「聲音記錄技」(tonotechnie)的詳紐作法·亦即在旋轉的圓筒上打洞·設置規律排列之戚應棒·並以自動樂器演奏出來·將此程序顛倒過來·便可以記錄鋼琴家每一個音符的問隔及時值·此為馒械錄音18世紀的音樂鐘發展出了各種不同的發聲形式·例如精巧的家用
  (musical clocks),還有音管作為發聲單體的音樂鐘·能發出風琴一般的聲音。此一時期卡爾菲利普·艾曼紐·巴哈(著名的歇巴斯提安·巴哈的二子)、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等音樂家都曾為音樂縫園筒錄音作曲·這是音樂家第一次在不須演奏者與指揮的狀況下·直接由樂譜轉譯出音樂·有如今日的電子音樂
  上發的音樂盒也在此一時期出現。1796年,瑞士錶匠翁端·法夫爾-沙羅蒙(Antoine avre-Salomon)申請了「沒有鈴或錘子的組龄」專利。這就是今天音燊盒(Music box Orgel)的原型。在這種音樂盒裹,發愾驅動的渡筒上的栓釘依序搬動一排定音簧片·從而產生音階音燊。這個發明大幅箱小了自動樂器的體積·音樂盒此後降價而漸趨流行·直到今天音樂盒依然是玩具店、禮品店內常見的商品°世紀之交的1890-1914盤式音樂盒開始在
  德國萊比鍚量產,其特色是記錄音樂的圓盤可以自由更摸·一時成千上萬的曲目,被製造成10-60釐米的打孔圓盤大量販售·這就是今日唱片與各種磁碟片設計的原始形態。圓盤式音樂盒也催生了第一代立式投幣自動點唱機·比如波利封M5型點唱機,可以從十張不同的碟片中挑選聆聽
  以音管為發聲結構的自動演奏樂器「手搖風琴」」(Barrel Organ)在18-19世紀極為流行型手搖風琴常被藝人應用於街頭表演·操作者搖動手搖柄使風箱充氣·同時推動音樂圓筒的轉動,德國黑森林地區生產的手搖風琴外殼裝置有連動的精镦人偶·使風琴在演奏同時上演一齣小型的機器人秀。爾後還出現了蒸汽推動的自動機型·圓简則改為演奏時間更長的打孔衹帶·19世紀1805年麥采爾(Johann Nepomuk Malzel)製作了可吹奏、可彈搬的自動樂器哈模尼康」(Panharmonicon),可以表現音樂盒所不能表现的音樂演奏細節·1813年英國威頓公爵大敗拿破崙,麥采爾讀貝多芬為此樂器作曲(以特製的助聽器為交換)·此即為〈威篓頓公爵之勝利〉一曲的來由。1821年機械發明家溫凱爾(Jan Diederich Nicolaus Winkel)發明「控波尼」(Componium)·倸由二只旋轉圆筒控制的複雜自動樂器·其上有大量風管角鐵和鼓·可以如同小型樂團一般演奏音樂
  依據與前逃自動樂器相似的原理·表現力強大的鋼琴也在19世紀被自動化了·「自動演奏鋼琴」(Pianola)以「追蹤桿」(Tracker bar)讀取打孔的紙捲(Piano roll)·早期機型尚須人力踩踏驅動機械裝置·同時人力控制演奏速度與音量·也無法記鑅演奏者的彈奏力道往往有強弱失真的問題。20世紀自動綱琴改為電力驅助·藉由精密的空氣壓力控制系統·能夠更忠實地再現原音。自助鋼琴中有某些機型可以打孔的方式來同步「錄音」·當時不少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