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21
对白剪辑师要对电影拍摄时记录的每个声音负责。她从画面剪辑师那里拿到基本定剪的画面,通过剪辑使声音表述清楚、易于理解。她有效地组织这些声音,找出哪种方式合适,哪种方式不合适。对白剪辑师寻遍每个镜头的替换条,找出语音清晰度更高、背景噪声更小、呼吸声更具魅力、不文雅的咂嘴声更小的替换素材。他用近景镜头里录制的干净声音替换掉全景镜头里缺乏活力的同期声,为扁平的场景塑造深度感,合理地组织声轨以最大限度地...
-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22
第1章什么是对白剪辑? 我们想要相信看到和听到的一切是真实的。当电影语言的语法规则被明显打破时,我们的信心会受到破坏,并且怀疑所接受的一切是否真实。 很多人都知道电影极少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拍摄,而是由可提供的拍摄地点和场景、演员的周期、外借设备的租期,以及整体的拍摄效率来决定的。甚至在各个场景内部,镜头顺序也可能和剧本写作顺序不同。如果你发现银幕上明显是两个人在对话,而拍摄近景镜头时...
-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23
去掉不想要的外部噪声,包括剧组成员的噪声、移动摄影车的噪声、不需要的脚步声、白天拍晚上的戏时叽叽喳喳的鸟叫声等。现场噪声清单是无法一一列举的,其中任何一种噪声都将暴露出电影制作的痕迹。 替换被失真、风的噪声、衣物摩擦声、话筒吊杄的手持噪声等破坏掉的对白片段。 判断哪些对白通过剪辑也无法挽救,必须利用后期同步录音来替换。这项工作需要与ADR总监共同完成。 在有关声画同步的问题上起决定...
-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24
042?
-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25
11w rH 一一
-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26
2.1引言 。对白剪辑师面临的大多数挑战是拍摄现场的选择带来的种种结果。同期录音师必须就声音、故事、采样率、时间码和记录格式做选择,这些选择一旦做出就无法更改,它们直接影响同期声轨,进而影响对白剪辑师的工作方式。 你无法纠正不正确的采样率、古怪的时间码和不适当的参考时间基准,但如果你对同期录音流程有充分的了解,将能更好地对付这些问题。既然你必须接受同期录音的结果,就需要了解电影是怎样拍...
-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27
现在的工作方式是在继承了一代又一代的传统,结合了技术上的进步,承受着经济上的压力,并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现代电影制作流程比过去要复杂得多,随着高清技术进入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和发行,事情看上去几乎要失控。但请记住在电影工业中,每一项重要的技术革新都会带来短期的混乱,但很快会进入平衡状态。通常人们将面临让事情回归正常的巨大压力,于是很多创新方法迅速涌现出来以加强对新技术的控制,让事情变得...
-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28
第2章没人工作在真空里一从哪里切入电影制作流程机和印片机为一体的设备。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许多简短的生活场景并做商业发行,其中包括 《火车进站》(Arrival of a Train at a station)和《婴儿丿的午餐》(Baby's Lunch) 说句公道话,卢米埃尔家族做了很多事情,而不仅仅是挤掉了竞争对手。到了1895年,世界显然已经准备好付费观看工人下班或火车进...
-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29
10 亚历山大洛夫(A| exandrov)'发表的"声音与影像"宣言。他们反对有声电影成为反映普通真实生活的工具,而应该通过新发展的蒙太奇(montage)艺术表达更多的含义。人们会天真地认为,电影声音的发展是因为少数苏联知识分子的怒吼而停滞,但事实上最反对革新的是电影制片厂。电影制片人正享受着好时光,他们很难想象发生任何改变。无声电影相对而言制作简单、成本...
-
对白剪辑:通往看不见的艺术 30
第2章没人工作在真空里一从哪里切入电影制作流程在短时期内,电影声音变得更好了。弧光灯去掉了巨大的嗡嗡声,可以用在有声电影的拍摄之中。偏磁录音技术得到开发,大大降低了声轨的本底噪声。纹理细密的胶片不仅改善了画面质量,还提高了光学声迹的解析度,紫外线光学洗印技术也促进了画面和声音的改善。1928年,电影声轨的频率响应范围在100Hz到4000H+z,十年之后达到30Hz到10000z2。 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