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声音艺术」 返回上级

  • 超越声音艺术 291 超越声音艺术 291
      想的末來藝術象徵·馬里内帝1930年代寫了數支廣播劇劇本,如:《五段廣播劇摘要》(註38)'在其中的「遠距歌劇」劇本中·馬里內帝描摹了一個當時尚不存在的全球即時廣播網路由數個不同所在的發射台同步提供頻寬耠同一個節目·節目中搭配人聲的噪音樂器是打字機與噪音音調機·不過這些劇本在當時並沒有機會播出·直到1970年代才為後人重新製作1936年·德國電影理論家·認知心理學家魯道夫·阿爾海姆(...
  • 超越声音艺术 292 超越声音艺术 292
      稻來許丶捷米涅、庫西丶、威爾斯丶理査的激進廣播實驗·直接質問了媒體與真實,廣播與民主的敏威問題·讓人們認識到廣播具有創造真實的威力人們對於廣播傳遞的訊息·比較趄對於平面媒體的訊息更為缺乏判斷能力,甚至廣播員成了大眾迷信崇拜的對象。歐陸在戰之後·廣播媒材的獨立美學愈形清晰·1960年代後,大部分的節目不再直接挪用傅統表現方式·而就廣播特有之媒材特性來做發揮·少數國有公共赓播電台如:德國德意志廣播...
  • 超越声音艺术 293 超越声音艺术 293
      者可以在凱基指定的26(如E章)至64個(如C、E章)特定頻率中作選擇·部分段落有簡單的音量指示和安靜標示·其他節可以由演奏者自行決定04年·托馬斯·庫布利(Thomas Kubli)與史凡·曼(Sven mann)的地下電台「決定性鸳曲」(Determinal Verschweifungen)以無線FM廣播發射器發射預先準備好的電子聲響片段丶田野錄音丶李歐塔和傅科講話的片段·干擾現存空中的公...
  • 超越声音艺术 294 超越声音艺术 294
      甚至自動控制狀態中的「機對機」傳輪·都各自有其功能在1950年代以前·電子樂器是各國研究單位之禁憫·直到19601970電子樂器產   業與唱片工業、大眾傳播產業一同出現了爆炸性成長·這是電子樂器的第一波大眾化浪潮·電吉它丶電貝斯丶電風琴丶電鋼琴·以及合成器丶序列機丶取樣機丶鼓機丶效果器的出現·徹底改變了20世紀流行音樂的樣貌·其中合戍器是各種新音色的主要來灝·過去的摩格(Moog)   阿爾...
  • 超越声音艺术 295 超越声音艺术 295
      人發聲的時候·聲音既在其內·又在其外·既是因也是果·直令皮膚劃岀的人體邊界為之模糊新生嬰兒的聽覺世界無法淸楚分辨自已發出的聲音與外來聲音的差別·音源物尚未被對象化也意味著「世界」與「己身」尚未二分,這是一種萬物有靈的狀想,物體會說話·經驗尚未存在,所有的事物都是全新的   語詈具有普遢的巫術性質·在巫術中的聲音可以調動不同的自然力量·例如求獵丶求雨除告丶治病。反之·失、辱罵丶亂開玩笑亦可能觸動...
  • 超越声音艺术 296 超越声音艺术 296
      到了外星文明的聲音。1924年8月24日當火星靠近地球時,為了留頻寬給外星人們·許多軍用及民用頻道自發性地暫時關閉,而大量   用者宣稱他們收到了奇異的訊號·天文   學家稱這些訊號為「天電」·是為星體運助發出的波,但無論如何這些神祕的訊號無法獲得滿意的解釋·從而留耠人們巨大的想像空間·(註45   924年,《紐剎時報》報導了在廣播空頻的灰色地帶持續數日的奇怪電波聲,這些電波具有一定規律·在...
  • 超越声音艺术 297 超越声音艺术 297
      逼應用於占卜:在類比電子時代·人們自錄音機與無線電波找尋這種心象·而在20世紀末的數位技術時代·錄音科技降低了雞訊·也淡化了類比電子迴路噪音鬼影憧憧的氛園·自1970年代趄·錄影技術部分替代了錄音·被入新的靈體記錄器材,以錄影記錄超自然影像成為新規格φ姑且不論前現象興理性現實的辯證關係·大眾對於「電聲現象」歷久不衰的好奇本身就相當耐人味·人類特有的随機聯想與白日夢能力,在歷史進程中一再地為自己...
  • 超越声音艺术 298 超越声音艺术 298
      記錄機器   3.41.錄音藝術   物理學家丶聲音藝術家菲里克斯·海斯(Felix Hess)曾經在荷蘭民宅玻璃窗上裝置振動感應器·錄製了五天(120小時)的聲響·再將錄音加快播放速度為20分鐘·海斯並非著眼於竊聽民宅內的生活隱私·他的意圖是要捕捉居民每日生活的聲音結構:當一天的聲音被壓縮成四分鐘時·我們完全聽不到對話或可辨識的生活內容·卻可以明確地由不知其所以然的壓箱噪音中瞭解到·早贔開始...
  • 超越声音艺术 299 超越声音艺术 299
      擬。將電子錄音還原回人類文明史的大脈袼·對於理解錄音技術史與錄音的心理動因有絕對必要·不過19世紀末興的現代錄音技衠還是存在著特殊意義;在留聲機出現以前,無藉由文字抑或樂譜·複雜的聲景很難被文字或口舌再現·更難成為可以重複聆聽的藝衠對象唯有當聲音能夠紀錄再生·才會變成「聲音物」(objet e),成為可以重複聆聽的對象   而不是稍縱及逝的聲音事件·聲音才開始樊成一個藝術對象·錄音創作需要與前...
  • 超越声音艺术 300 超越声音艺术 300
      展了具有「主題」與「變奏」(differentia)的曲式·這種音燊與強調身體感丶律動節奏感的式絕非來自   即興的靈戚·而是在書齋的總譜上推敲出來的袺果·(脏3)17、18世紀德奥系音樂在歐洲風行推廣了日耳曼音燊對復數拍秩序感的懾好·排除了歐洲民問音樂的奇數拍以及某些被認為難登於大型樂團演奏同步化的需要,五粽譜開始使用小節線其附帶效果是樂手即興拉長縮短音樂細部的表現能力大輻受限·五線諧的流行...